May 12, 2025
安靜感受癒合與重生
「最近好嗎?」已經多久沒有這樣問候自己? 日復一日柴米油鹽的瑣碎,生活的逼迫與泥濘,彷彿一刻都不曾遠離過我們。 ■ 節制心念 一般人稱呼的「心」,大多數是被自我覆蓋的,我們用混亂的心念在生活中企圖尋找安定與出路,就像緣木求魚般徒勞無功。 在瑜珈練習中強調到達的僻靜,則是將沾附著強大自我的「心」,從一切干擾和散亂的情緒、念頭、欲望中解放出來,找到一個不為所動的中心點安放自性、安撫焦躁的小我,靜待時機轉化。 帶著連續覺察,並充滿意識的長時間僻靜,可以幫助我們節制各種帶著欲望、干擾、挫折、強求的行動而升起的情緒反應,從中找到休息與修復的機會。 ■ 在阿育吠陀中,除了三種體質(Vata 風、Pitta 火、Kapha 水土)和五大元素(土、水、火、風、以太)基礎架構外,還有兩個關鍵的核心理論:「日常養生法Dinacharya」與「季節性生活實踐Ritucharya」;這兩個核心概念在維持健康平衡及療癒身心的過程中,扮演至關重要的作用。 ■ 日日是節律 Dinacharya(日常養生法)強調使日常活動與一天的自然節奏保持一致的重要性:包括日常清潔、瑜珈、冥想,以及在特定時間的規律作息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