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nuary 16, 2025
基礎結構是身心探索的第一步
#擁有基礎結構是身心探索的第一步 我們全身性的動作與表達,都是靠肌肉的收縮和擴張來達成。 而肌筋膜經線,是協助點與點間的肌肉群平衡,牽動肌肉和骨骼間的動作,其著重於連結與包覆性。有如蜘蛛網般,把全身的肌肉、臟腑、血管、神經系統...做了全面性內外的交織與包覆,又是上下左右的貫穿連結,極充滿了方向性。 我們所有的感知力,都來自肌筋膜的直接接收與傳遞訊息,甚至比神經系統還有效率,這是為什麼在大腦還沒做出反應時,腳下能瞬間地來得及做出穩住腳踝不踩空的即時反應。又或是臟腑早在第一時間接受了當下的情緒反應,最後才傳到大腦,知道自己緊張、焦慮了...。 所以生活中的姿勢不良與慣性過大時,身體會相互多處補償,長時間的牽引累積,擴散影響的部位與面積就會愈來愈廣泛,就像水道般一路向四周漫延開來。 例如:右腳踝扭傷,我們自然會改變重心到左腳,最後左邊的過度補償,造成左臀與右肩的肌肉筋膜拉扯緊繃,形成全身性扭曲變形的疼痛感。 而當骨骼、肌肉、關節、筋膜這些基本結構都錯位、緊縮失衡時,人體的心跳、呼吸、消化、排泄...整體的生理循環系統會直接被受影響。 一個人在行動上無法靈活自在時,最後這份限制將帶入潛意識的記憶,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意識,包括心情、情緒、甚至是影響到性格與思維,難以調整與改變。 例如:體態呈含胸駝背久了,就容易造成肩頸僵硬,頭部缺氧、胸悶憋氣,心火肝火都旺盛、血壓偏高、腸胃不適;甚至影響到心情容易沮喪,情緒的起伏,最後整個人變得鬱悶、思想固執、沒有生命力。 ▍身體秘境|身體地圖 108小時師資培訓課程 階段一|結構篇:打開身體地圖,開啟教學之門 帶你走進人體結構、肌筋膜與中醫經絡深度結合,探索身體的內在智慧。透過從點、線、面,系統化的學習,理解結構與能量的交織,為自己建立起身體的基礎架構,相信生命可創造、可重塑,為瑜伽教學上帶來新視野。 ▍ 師資培訓時間: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