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修復瑜伽的溫柔力量

修復瑜伽的溫柔力量

𝐑𝐞𝐬𝐭𝐨𝐫𝐚𝐭𝐢𝐯𝐞 𝐘𝐨𝐠𝐚 | 修復瑜伽的溫柔力量 今天諾大的教室,迎來兩個很累的孩子。都是所謂的高成就者。拖著沉重的身體,邁著疲憊的步伐,肩上像是扛著好幾公斤的重擔,蹣跚前行。 課程開始,先做修復體式,其中一個很快就打呼了,雖然指令是,輕輕地貼著你的呼吸觀察,除非你睡著了。 結果,果然是睡著了。 像兩隻辛勤的小兔子,得到了允許,將自己擺放好後,進入能夠小憩的洞穴中,進入很深的夢鄉。 ─ ─ ─ ─ ─ ─ ─…

愛與連結 × 胸腔與心

愛與連結 × 胸腔與心

【8/23、8/24主題工作坊】 愛與連結 × 胸腔與心 #呼吸釋放 #身體療癒 #情感流動 你有多久,沒有真正感受到心跳的震盪、生命的熱血與情感的奔騰? 當我們習慣築起心牆、壓抑情緒,心中的情愛也漸漸無法流動,對生活的感動將慢慢消失。 胸腔是我們對外情感的表達,也是對內自我價值與連結的核心;如果能透過胸腔的開展把自己的情感一一表露出來,不論是向上藉由雙臂與嘴巴給予出去,或是能向下經由骨盆與雙腳落實行動,也把表達化為於生活中行動力。 心臟是愛與信任的容器,將血液盛裝著愛,送到身體各個角落。 當我們能對自己理解時,能接受與愛自己,進而才能對他人付出關懷,體內氣血循環象徵著愛的施予和接受間輪替。 當胸腔與心上繃緊時,我們容易: - 害怕受傷,情緒卡住說不出口…

柔軟從髂肌開始

柔軟從髂肌開始

#柔軟從髂肌開始 試試看髂腰肌的柔軟度如何? 平躺在床上,兩腳伸直,試著將右腿屈膝抱向胸前,左腿保持伸直;再將左腿屈膝抱向胸前,右腿保持伸直。 如果彎曲一腳膝蓋至胸前,另一腳卻無法打直,可能就是「髂腰肌」太過緊繃囉! 「髂腰肌」位於腹部的深處,主要是由髂肌、腰大肌與腰小肌組合而成,走路時,使腿向前擡高。 當過度收縮時,髖關節前後曲度變小,大腿前側肌肉也會容易收緊,影響了骨盆位置、核心肌群與下肢的活動度。 髂腰肌位於腹腔底層,容易緊繃及累積內在的緊張壓力,需要適時地放鬆伸展,並訓練其力量,使之有彈性,保持良好的髖關節與下肢的靈活度,並恢復其柔軟度。 試試反向平板,讓髂腰肌回到彈性有活力的狀態。 反向平板 - 坐姿,雙腳伸直,雙手掌根放置肩膀下方,指尖朝向自己 - 臀肌用力、核心收緊,將髂骨上推。 - 維持10秒…

不是再努力,而是更安住

不是再努力,而是更安住

不是再努力,而是更安住 #背部飽滿腹部柔軟 #讓橫膈膜自由 有一種古老的說法:「撞背揉腹」,指向的是:身體真正的健康,是來自背部的飽滿有力,和腹部的柔軟通暢。 這樣的身體結構,背後藏著一個深奧卻溫柔的修養功夫。 ▍「收腹夾脊」是妳的習慣嗎? 這個指令的原本的美意是讓人重視「核心力量、背部挺拔」,但當我們只取其意做局部的訓練,很多人是「過度出力」,反而導致身體更僵、呼吸變淺、情緒焦慮、消化變差,我們忽略的這項練習需要帶著整體性。 ▍換一個方向思考身體結構: ➤➤不是收腹,而是腹部柔軟有彈性。 ➤➤不是夾脊,而是背部自然飽滿、脊椎能量貫通。 這樣的身體結構,會讓你的「橫膈膜」自由律動,帶動深層呼吸,也帶動一種安心和鬆動的氣場。 ▍為什麼橫膈膜這麼重要? 當橫膈膜動不起來的時候,會出現這些狀況: ◦ 呼吸淺而急,整天焦慮緊繃、沒來由地煩躁。…

肩膀放鬆下來

肩膀放鬆下來

「聳肩膀」是許多人即使觀察到了,也很難調整的姿勢習慣。 這個姿勢通常伴隨著焦慮、呼吸緊繃、神經系統亢奮活躍,而身體語言中也帶有感覺不安全、需要自我保護與威嚇(他人)的訊號。 要讓肩膀放鬆下來,會經歷四個階段的練習: ❶ 不反應的單純覺察呼吸 ❷ 用緩慢而適度的力道伸展 ❸ 記憶身體正位 ❹ 強化肌力記憶新的姿勢 覺察意識到現在的呼吸,並且不試圖從中做出任何改變或反應,這樣的觀察有助於神經系統放下混亂而無方向的行動,讓身體慢慢停止、安靜下來,這時身體才剛透出「空間」。在這個空間裡再加入緩慢並且適度的伸展、用穩定的力道鬆開過度反應而導致緊繃的肌肉,此時身體才有一種「終於能開始呼吸」的感受。有了這樣的感受後,才能在不被束縛或代償的狀態下,記憶身體的正位,並且訓練肌力、肌耐力、以及柔韌度,強化並記住新的姿勢。 肩膀放鬆下來後,呼吸相關肌群跟著回歸正位,不僅改善了駝背、圓肩的體態、更顯年輕,人也開朗有精神,呼吸深沉、晚上沒有失眠困擾,心口放鬆同時也打開了心輪與喉輪,長期下來更容易感覺開心,與表達、分享妳內心的真實想法。 推薦課程 #紓壓療癒瑜珈…